English

司晶之路:从残疾姑娘到精神强者

1998-01-1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实习生 付君萍 我有话说

近日,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。电教馆里座无虚席,一些没有座位的同学站满了过道。静静的会场里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震撼着莘莘学子———他们难以相信,这个为无数人解除了心灵困惑和创痛,发表小说、散文、杂文近百万字,往来于学校、机关、厂矿作演讲的“社会活动家”,竟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。

她叫司晶,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“福源心理咨询所”的创办人。生而不幸的她,还没来得及体会“走”的滋味,就被疾病击倒了———从9个月起患小儿麻痹,全身瘫痪。以后,残疾的身躯历经70多次大小手术,累累伤痕、体无完肤,只能靠3根钢棍固定在脊柱上才能坐着。从两岁起就被寄养在兰西农村的亲戚家里,她饱尝了歧视、冷遇、欺凌和打骂。但这并没有磨灭她生的追求,她学会用心来“走路”。

13岁,她用一只健全的左手和半瘫的右手,做出了一双式样新颖的布凉鞋,第一次尝到成功的喜悦。17岁时,她从乡下糊报纸的墙上认识了第一个字,糊墙的报纸成了她的启蒙老师。19岁,回到父母身边,她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:做饭、洗衣、编织、裁剪,什么活都难不倒她。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:“我是一个活得非常快乐、有用的人。”

她顽强地自学中文、英语、绘画,试着写剧本,但最终受到身体的限制,作家梦和画家梦破灭了。但是,书,开发了司晶潜藏的天资和智慧,同时启迪她思索、探求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开朗、真诚、善解人意的司晶,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发现,健康的体魄不一定有健康的心理,许多人心中积郁着诸多原因造成的痛苦和忧郁。这些心理活动影响着他们的精神面貌、生活幸福和工作热情。“既然我从痛苦中升华出的一些人生感悟有益于一些朋友,我为何不去帮助更多的人,使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火花,校正人生的轨迹呢?”苦苦求索中,司晶将自己的人生坐标定在了为他人、为社会服务上。“为自己活,只居脚下方寸地;为别人活,拥有头上整个天”。1995年,在妇联组织的支持下,司晶的“福源心理咨询所”成立了。

司晶深知自己的责任,面对一颗颗陌生而又充满困惑的心,她不但要让他们轻松地走出去,还要教给他们正确对待生活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

一位女性被丈夫抛弃后痛不欲生,自杀不成,想杀死孩子进行报复,司晶说我理解你丈夫,他不爱你有他的道理,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热爱的女人,谁爱?第二天女人来电话说,她懂得了一个女人要有独立的人格,要靠自己的力量活着。

司晶为更多的人解除了恋爱、婚姻、家庭及前途事业等方面的困扰,她的朋友,上至70岁的老人,下至10几岁的孩子,有专家学者、大学生、劳教人员……他们都被她深深地打动了。

面对大学生们的提问,司晶自信地说:“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不同,有的人认为拥有金钱和权力是幸福,有的人认为拥有一份情感是幸福,我觉得一个人的存在能给更多人带来益处、拥有众多的真诚朋友才是真正的幸福。虽然我在生活上一无所有,但在精神上我是富翁!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